Original
2016-10-28
王承华 周立 等
规划师杂志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承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周立,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牛元莎在《规划师》2016年第9期撰文,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推古城复兴、体现时代印记”三个目标,从形态、功能、空间和文化等方面协调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古城的文化价值,促进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1古城街巷体系(1)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街巷网络苏州古城的街巷体系沿袭唐宋时期的格局,形成了高密度、河街并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根据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和朝向要求,古城街巷体系以东西长巷(包含水巷)为主,间距一般为80~100m,其间建筑院落布局紧凑,街巷界面连续,形成古城紧致、细密的空间肌理。根据河道、街巷与建筑三者不同的组合关系,古城街巷形成了两街夹一河、沿河内街、有河无街(两房夹一河)及河街并行等空间形式(图2)。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居民与水为邻的传统生活情景,也塑造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街巷景观。(2)尺度宜人、步移景异的街巷空间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苏州古城的街巷分为街(宽度约为6m)、巷(宽度为3~4m)、弄(宽度为1.5~2m)三个等级,沿线建筑体量、高度相宜,街巷空间布局紧凑(高宽比多控制在0.5 ∶ 1.0 ~ 3.0 ∶ 1.0)。虽然古城的传统街巷整体平直,但是由于两侧建筑界面细微的进退变化,形成了收放自如、既连续又有转折变化的空间形态,同时结合桥梁、河栏及水埠等环境要素,进一步丰富了街巷景观和空间体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艺术意境。(3)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街巷文化街巷是苏州古城传统格局的主体,不仅体现了古城的特色和风貌,还蕴藏了古城的历史与文化。苏州古城街巷的命名多与地理环境、人文古迹、历史人物和事件、风俗民情、行业作坊等相关,反映了传统街巷形成与演变的脉络,是古城历史无言的见证。2建筑风貌特色苏州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鲜明。对古城内的典型地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建筑院落的布局多依据街巷、水巷呈纵向布局,横向排列成群,院落结合坊巷灵活布局,以“口”字形、“日”字形格局居多,错落有致,极富整体美感;建筑体量小而轻巧,“粉墙黛瓦”的建筑色彩与太湖地区淡雅秀逸的自然环境出自一脉;私家园林、庭院天井与建筑的巧妙组合,以及绘画、书法和雕刻等手法的运用,更是创造出融自然、艺术和意境为一体的空间环境。3历史文化脉络随着历史的演进,产业、功能与人口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空间需求,对苏州古城的物质空间形态、社会文化产生了影响。项目基地所在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历经时代变迁,功能与场所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图3),由传统居住街坊向多元功能社区拓展,逐渐形成“两纵两横”的文化主脉。“两纵”分别为平江路和环古城河景观带。平江路自古即为苏州古城的主干道,空间形态为河街并行,近年来通过功能转型,成为集时尚与传统元素于一体的休闲商业文化轴;环古城河景观带融内外护城河、城楼和城墙为一体,是串联节点以及山、林、水、城有机融合的景观轴。“两横”分别为联系平江路的两条街巷。一条为以大儒巷—中张家巷为主体的曲艺文博轴,沿线以文化博览、曲艺传习等功能为主;另一条为以悬桥巷与大小新桥巷为主体的市井生活轴,沿线以传统民居为主,建筑“枕水而居”,展示了传统苏式生活方式。古城的传统语境由历史格局、街巷空间、传统建筑和文化习俗共同构成。古城内的地块更新改造应当充分尊重所在区域的历史与传统环境,体现有机演进的特征,即从旧环境中“生长”出新空间。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街区空间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内在逻辑,通过设计加以创造性地继承,保护好传统格局、空间肌理及特定的文化氛围。对于项目基地而言,首先应在物质空间层面保护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形态的完整性,梳理原有街巷格局并进行合理延续,将较大的地块按照传统空间尺度进行分割,依托街巷组织建筑院落,注重街巷、广场等空间的尺度和围合感,使其有机融入街区的传统肌理中;加强保护各类物质遗存,包括那些达不到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标准的,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物质遗存和环境要素,使它们成为人们延续记忆、体验文化的独特资源。其次,在非物质空间层面需要深入挖掘街区的历史脉络,整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并在功能导入、开放空间布局和场所营造等方面予以回应,使历史与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打造让本地居民喜爱、来访游客流连的城市空间。反思我国古城或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不乏面临活力衰退的尴尬。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功能老化、业态雷同,难以吸引年轻人。就苏州古城而言,名城保护规划控制的常住人口规模为24万,而现状常住人口为21.7万(2013年),且人口外来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居民收入低于市区平均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人群持续流向蓬勃发展的园区和新区,古城活力亟待提升。因此,苏州古城更新应以复兴为目标,从综合视角出发,激活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首先,应强调文化的引领作用,利用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依托复兴地区的优势产业,将历史空间的当代利用与旅游休闲、文博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培育和发展当代的“活化”功能。其次,与新区错位发展,针对古城的发展目标与人口特点,结合历史空间特色,创新业态模式和空间体验,强化对社区氛围的营造,以此吸引并保持稳定的居住人群,支撑古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应当坚持功能多样、混合的基本原则,避免由功能的单一性所带来的空间单调和“不友好”。最后,还应结合历史资源和人文内涵,营造富有地方气息的精神文化场所,策划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本地居民和来访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以文化复兴带动经济振兴。保护古城,目的是留住城市的历史记忆、发展脉络和文化载体,并从中衍生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和城市空间,以适应新的发展。古城内的地块更新改造应在尊重历史环境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城市生活功能,重新诠释城市肌理,有效激活传统空间,做到“保护中有创新”,而非完全复古、静态复原。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通过提炼传统街巷、院落空间的特征和精萃,结合地铁等现代城市元素的导入,拓展地下、空中等立体空间,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传统空间的当代利用与创新演绎;结合现代生活要求,加强对公共空间的营造,注重系统性;倡导“公交+慢行”,解决古城交通容量有限与可达性差的问题;引入低碳生态理念和技术,助推古城绿色更新。通过创新设计,可以实现古城“原真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从整体上促进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1. 项目基地现状特征与设计要求项目基地位于干将路(红线宽为40m)与环古城河的交汇处,地铁1号线经过并于此设置相门站出入口。基地周边的文化资源丰富,内部1号地块内尚存在原江苏省第三监狱的岗楼与墙体,以及苏州新发现的文物点妙相庵、古井和古树;基地东侧的环古城河旅游风光带和穿越内部的河道水系赋予了其独特的景观价值,江南水乡特质鲜明。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景观和文化层面,项目基地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对其进行再开发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图4)。根据上位规划,基地内的地块功能以商业、居住和酒店为主,建筑高度基本控制在12m以下(沿干将路的建筑控高为 15m),同时要求配建一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集散中心和容纳80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库(主要截留进入古城的机动车交通 )( 表 1)。 2. 规划设计方案解析规划在对基地现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融入古城语境、推动古城复兴和打造城市新名片的角度出发,提出“平江新语”的设计概念。一方面,深挖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多角度延续历史文脉,融入古城语境;另一方面,结合资源特点,强化功能业态策划和精神文化场所构建,以文化复兴提升古城活力,同时通过空间创新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空间与文化的对话和共生。规划力求实现将基地建设成为“平江文化窗口、古城复兴触媒、环城画廊明珠”的总体目标 ( 图 5)。(1)融入古城传统语境,提升古城整体价值1)空间语境—街区整体形态延续。规划设计的3个地块在尺度上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传统民居为主的细密肌理存在较大差异。规划基于历史街巷格局的推演,按照传统尺度,将地块“化整为零”,在此基础上兼顾与周边道路、沿河界面的协调,通过建筑尺度、体量的合理分配,保持街区传统形态的完整性 ( 图 6)。具体规划措施如下:①延伸街巷,织补肌理。规划按照“街—巷—弄—院”的传统空间体系,有机延伸混堂巷、卫道观前等现状巷道至内城河步道,恢复河街并行的传统空间,强化街区东西街巷格局;结合地块功能,进一步补充南北向的“备弄”,修复和织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肌理,由此强化街区与环古城河空间的交通联系。②把控尺度,整体协调。规划沿干将路适当保持较大的建筑体量和相对完整的界面,以满足街区现代综合商业功能及沿路整体景观的塑造需求;街区内部则采取院落空间模式,保持传统建筑形态,特别是邻近核心保护区的地段要强调与周边传统民居在建筑院落面宽、体量高度上的一致性,以与环境整体协调。③空间错落,步移景异。在街巷空间处理方面,主要步行巷道宽度控制在7m以下,一般步行巷道宽度控制在4m以下,沿线建筑立面强调连续性以形成围合感。建筑布局可适当采用“凹凸”和“转折”的手法,通过不同的单体开间、层高及檐口的变化,形成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2)文化语境—内涵延伸与场所营造。规划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对原江苏省第三监狱的岗楼与墙体予以保留并积极利用,同时扩大研究范围,寻求基地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文化和特色功能方面的内在关联,打造兼具历史文化标识与现代功能的主题空间。规划通过对基地自身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依托“墙”“仓”等元素进行主题延伸(“墙”由传统防御功能转向现代舞台功能,“仓”由物资集散功能转向信息发布功能),结合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两纵两横”的文化主脉,嵌入相关功能与开放空间。例如,结合“曲艺文博脉”,延伸和加强文创展陈、信息发布等功能,串联现状评弹博物馆、昆曲博物馆等设施,塑造“精品艺文”主题街巷;结合“市井生活脉”,布局酒店、苏式传统住宅等功能设施,为游客带来市井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规划依托“历史记忆”的载体塑造特色空间。例如,以相门城楼为背景,布局演艺广场,作为传统戏曲表演和创意文化发布的主题“秀场” ( 图 7);将原江苏省第三监狱的墙体改造为景墙,引入浮雕、版画等创意元素,展示相关文史知识,保留场所记忆(图8);利用妙香庵设置游客服务中心,结合古树、古井打造入口空间,形成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窗口形象。其他如丝绸、美食等“历史记忆”则通过各类小型文博馆、节点广场等空间予以展示,多角度延续基地文脉,突显基地的文化语境。(2)文化引领,激活古城发展活力《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了苏州古城的三大主导功能(文化传承、旅游休闲和特色商业),通过产业优化提档,吸引年轻人与高技能人群回归古城,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注入活力。分析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可知,街区的文化休闲导向趋势明显,且业主和游客的文化层次整体较高。由此可见,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其独有的苏州原味气质,对于喜爱传统文化的知识人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规划由此立足文化导向,确定基地以“文化体验”和“慢生活品味”为基调,发展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以文博创意为特色、以苏式定制住宅为支撑的功能体系,打造多业态高度复合、相互支撑的活力街区。规划进一步从城市、古城和街区三个层面分析相关业态发展趋势与空间模式,认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最具苏州原味的历史地区,应顺应现状发展态势,发挥引领古城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因此,基地未来的功能演进应重点强化高品质的文化休闲功能,进一步增强对高层次、年轻化消费群体及国际旅游人群的吸引力,适度拓展创意办公、演艺博览、文化沙龙和精品商业等功能,并以融合历史和创新的空间模式营造独特的、兼具传统与时尚气质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城市整体层面功能业态及空间体验的错位发展。规划在商业休闲、苏式住宅和主题酒店三大主导功能的基础上,强化文化体验功能;结合对基地历史功能脉络的梳理以及周边交通、环境条件的分析,细化业态策划,促进多种功能、不同人群与多样活动的互动,并综合考虑“环境区位、尺度变化、动静过渡”等要素,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通过植入园林、演艺广场等开放空间,作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多种体验可能。通过功能业态、历史文脉和主题空间的紧密结合,以“功能—文化—活动”一体化的模式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空间网络,促进街区整体活力的提升。(3)创新演绎传统空间,体现时代特色1)结合地铁站点,构筑立体街巷空间。基地南部沿干将路的商业地块结合地铁相门站出入口设置下沉广场,形成立体入口标识;同时,设计一条半开敞的地下步行街,将人流自然导入街区内部,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形成“立体街巷、院落、连廊”系统,既在平面上延续了传统街巷的空间特色,又在竖向上丰富了街区的空间层次,提高了街区的开发效益 ( 图 9)。2)构建多元开敞空间,丰富街区生活。规划依托环古城河、东西河道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格局,借鉴传统造园手法,形成点线相连的开敞空间网络。其中,南部商业地块结合原江苏省第三监狱的围墙布局园林空间,以“柔化”与地块西侧边界的关系;以此为核心,通过巷弄沟通轨道站点、相门城楼等节点以及城河、滨河空间,强化空间的渗透性与流动性。规划重点整合街巷、环古城河和滨河空间等线型空间,完善街区由线串点的公共开放网络,为本地居民及来访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感知路径 ( 图 10)。3)形成多元统一的风貌特征,体现时代气息。基地的建筑组合与风貌塑造总体保持传统特色,延续苏式传统民居院落及双坡屋顶形式。规划以街巷为骨架组织建筑院落,通过建筑错落布局、园林穿插,以及庭院、天井等的传统民居空间组织手法,实现传统空间的收放、转折。在传承传统建筑主体语汇的同时,植入平台、下沉庭院等现代元素,形成层次丰富、灵活多变的立体院落。建筑立面局部构件采用现代材料和钢构技术表现手法,形成历史遗存和新建环境有机结合、多元统一的风貌特征,为传统街区注入现代气息,以此激发多样性的城市生活。4) 慢行主导,创造街区活力。基地所在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步行功能为主,西侧城市支路—仓街为地块唯一的机动车出入通道,具有典型的口袋型交通特征,故需要立足“公交+ 慢行”,以解决交通可达性问题。规划首先从源头上控制机动车交通量,对于以高端定制型苏式住宅和精品酒店业态为主的地块,需要控制总户数,合理配置停车设施。其次,机动车流线的组织以仓街为主轴,结合支巷形成联系地块的尽端式通道,满足地块必需的车流、货流交通需求。在静态交通方面,规划利用南部商业地块的地下空间,建设容纳800个停车位的停车库,设置3个出入口,实施“进出分离”。此外,在酒店地块可采用电瓶接驳车的模式,解决与南部停车场的交通联系问题,避免将不必要的交通引入街区内部。规划重点构筑步行网络,以内城河步道为轴线,利用东西街巷强化与平江路的步行联系,形成连续开放的街区步行网络;结合地铁相门站出入口,设计半开敞地下街,将人流直接导入地块内部,与地面层街巷、二层连廊共同形成方便可达的步行体系 ( 图 11)。5)借鉴传统生态理念,助推绿色更新。规划引入绿色更新理念,按照“LEED -ND”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营造紧凑混合、步行主导、文脉延续、体现地域特色和区域关联的开放街区,为地块打造绿色街区创造条件。在建筑空间组织方面,规划借鉴地方建筑“滨水而筑”“宅间冷巷”等传统生态手法,以均质的院落绿化有效改善小环境气候。在现代绿色技术运用方面,规划重点结合园林水体、公共建筑等载体,设计水源热泵供能系统、立体绿化系统以及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引导古城的绿色更新。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9期《古城保护语境下的地块更新路径探索—《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思路解析》购买《规划师》或图书请拨打电话:0771-2438012 转载须知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